2017年8月16日,2017年“创客中国”互联网+双创生态高峰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的召开,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战略部署,助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实。
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副巡视员刘怡宣读了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峰的致辞。致辞回顾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落实“互联网+”和“双创”战略部署,着力营造融合、协同、共享“双创”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点工作情况,并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更好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营造更有利的“双创”生态环境。
致辞指出,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搭建的“创客中国”国家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已经写入“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双创”工作的窗口。自2015年开通上线以来,积极践行“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宗旨,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等重点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继续支持“创客中国”平台和“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的发展,使其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双创”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典型案例。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曹晓斌出席论坛指出,内蒙古自治区把发展互联网作为产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将加速推进“互联网+”,推动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自治区将以举办“创客中国”互联网+双创大赛和生态高峰论坛为契机,深入宣传大力推进创业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充分展示各领域所取得的优秀成果,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活力,让“双创”动能在北疆草原能够强劲发挥,不断取得更大成效。
论坛上,部信息中心主任孙蔚敏介绍了“创客中国”平台的成长历程,以及“创客中国”大赛取得的丰硕成果,并结合具体案例分享了在推进产融对接和共享制造方面的经验做法。对于刚刚同期完赛的2017“创客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专题赛,孙蔚敏总结了三个特点:一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联合办赛,充分发挥了政府的宣传推动作用,很多项目由各地经信委直接推荐;二是围绕“云应用”,并根据部“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挖掘基于云应用的项目;三是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地方“互联网+”有关政策,寻找创新型技术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徐海苹在会上发布《万户企业登云》行动计划时指出,内蒙古计划到2020年底实现企业登云十万户,重点行业基本建成云平台,骨干企业互联网的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80%以上。为此明确了六项任务:一是引导和推动云应用服务软件在企业中的应用;二是引导大中型制造企业的信息基础架构和应用系统向云上迁移;三是推进大型制造企业的互联网双创平台,同时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登云;四是围绕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业等主导行业推动重点行业登云,带动行业内企业实现登云计划;五是发挥第三方云平台的汇聚优势,吸引大中小微型企业登云;六是推进中小微企业制造资源在云端对接,真正为中小微企业实现移动互联网嫁接桥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在大会的主题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作了题为《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的发言;中国千人计划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教授危岩作了题为《新材料创新和3D打印创业前景》的报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作了题为《创新发展,产业基金》的演讲。此外,来自华为、阿里云、腾讯、百度、微软、海尔、蒙草、蒙牛等领军企业的负责人也在论坛上分享了创新理念和经验,四个有代表性的云制造、云服务等云上协同制造和服务企业交流了各自的典型案例。
本次论坛还特别设立了签约环节:徐海苹、部信息中心总工程师童晓民代表两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徐海苹、上海梦创双杨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汝良代表两单位签署了《互联网+战略协议》。签署互联网+战略协议的还有华为、西门子、昆仑科技、众人网络、数梦工场等知名企业。
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司局、国内有关行业协会和科研机构、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有关部门、全国各地创客群体的代表,以及媒体记者共计300余人出席了本次论坛。